海目星(688559):25H1业绩短期承压 订单高增蓄力新周期
更多金钻指标股票技术讨论QQ群:966329692 技术讨论QQ群:220302856 技术讨论QQ群:39652085 如群满可换一个
需要定制指标点击这里

  核心观点

     2025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承压,主要系订单确收延迟和集中计提大额减值损失所致,但公司新签订单量同比高增、经营性现金流同比转正、固态电池设备和光伏设备等研发顺利,为后续公司经营业绩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随着行业下行期签署的低毛利订单逐步消化和减值风险的进一步出清,公司后续轻装上阵,有望开启新一轮成长周期。

     事件

     公司发布2025 年半年度报告,2025 年1-6 月实现营业收入16. 64 亿元,同比下降30.50%;实现归母净利润-7.08 亿元,同比下降565. 6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18 亿元,同比下降660.97%。

     2025 年单二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26 亿元,同比下降16.43%、环比增长108.85%,归母净利润-5.20 亿元,同比下降569.08%、环比下降175.21%。

     简评

     25H1 业绩短期承压,减值出清后轻装上阵

     公司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64 亿元,同比下降30.50%, 主要是锂电业务及光伏业务收入下降所致。2025 年上半年锂电业务收入主要来自于之前行业下行期签署的订单,客户验收意愿减弱、订单交付周期延长导致确收下降。光伏行业则因为市场环境持续变化、新增投资低迷且推迟验收,进而导致收入减少。同期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7. 08亿元,同比下降565.65%,主要系公司基于谨慎性原则,在报告期内一次性大额计提资产减值损失3.91 亿元、信用减值损失0.43 亿元与存货跌价准备4.01 亿元。在此次减值计提后,公司已基本释放历史存量风险,后续轻装上阵,业绩有望开始企稳回升。

     单季度看,2025 年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26 亿元,同比下降16. 43%、环比增长108.85%,归母净利润-5.20 亿元,同比下降569.08%、环比下降175.21%。营收同比下降但环比改善明显,利润端受毛利率下滑和当季度集中计提大额减值损失等因素影响同比和环比都有所下降。

     公司2025 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达2.48 亿元,去年同期为-6.90 亿元,同比大幅改善。公司现金流状况持续改善,主要系销售回款情况良好,采购支出、薪酬支出及税费支出等减少, 显示出公司的经营质量显著提升、回款能力持续改善。

     新签订单同比高增,海外布局持续深化

     今年锂电行业景气度回升,头部电池厂重启扩产,需求确定性强,公司2025 年上半年新签订单约为44.21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117.5%,截止2025 年6 月30 日公司在手订单约为100.85 亿元(含税),同比增长约46%,新签订单及在手订单相比去年同期均有较大增长,且新签订单中高毛利海外锂电订单占比较高,这为后续公司毛利率逐步提升,经营业绩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公司全球化战略落地成效显著,2025 年上半年公司新签海外订单(含交付地在海外)为18.88 亿元,同比增长192.5%,海外订单占比呈现持续攀升态势。公司加快构建全球化组织体系与本地化运营能力,2024 年新建四家海外子公司,引入全新海外业务团队,更贴近海外客户,公司全球综合竞争力得到全面提升。

     固态电池设备双路线并进,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公司深度参与固态电池设备研发,同时布局“氧化物+锂金属负极”的半固态电池技术路线与“硫化物+硅碳负极”的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公司与氧化物路线电池厂深度绑定,获得行业首条高能量密度锂金属固态电池量产设备订单,产品将用于eVTOL 等消费锂电领域。与此同时,公司还实现了向头部新能源企业提供硫化物固态电池中试线前、中段设备出货,其中包括涂布设备、辊压设备、复合设备和叠片设备等。

     公司依托激光及自动化核心技术平台,积极拓展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紧跟消费电子AI 智能化带来的更新换代周期,为客户提供多种激光及自动化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光伏领域,公司自研的TOPCon 背面激光减薄设备已获客户批量订单,BC 大光斑激光开膜设备也实现量产交付。医疗领域,红外飞秒激光生发设备已完成产品应用测试平台的搭建、实验室与生物试验验证等,获得业内专家高度评价。钣金领域, 公司成功研制并产业化多款创新产品,订单数量同比大幅增长。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2025-2027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5.82 亿元、54.71 亿元、66.40 亿元,同比分别+1.26%、+19. 42%、+21.35%;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36 亿元、4.11 亿元、5.13 亿元,同比分别-167.55%、+194.24%、+24. 84%,对应PE 分别为-23.24x、24.66x、19.75x,考虑到公司历史存量风险已基本释放完毕,在固态电池、光伏设备、医疗等领域的前瞻布局,有望在后续行业发展中持续受益,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分析

     1. 宏观经济及产业政策风险: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和跨国经营可能受到政策、法规或合规风险的影响。公司产品下游应用广泛,若下游投资节奏放缓,会导致行业增速放缓或下滑,对新增设备的需求显著降低,从而对公司业务规模和盈利能力带来阶段性冲击。

     2. 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公司前五名客户的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43.84%,公司尽管对业务结构进行持续优化,但下游行业集中度提升及客户扩产节奏调整,仍使公司面临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3. 在手订单的执行风险:公司在手订单总额较大,相关订单将按执行进度逐步转化为后续营收,订单执行过程中,受宏观经济波动、客户经营及投资计划调整、生产线需求变更等因素影响,可能存在部分订单执行受阻的风险。

     4. 新技术迭代风险:公司所处的激光及自动化设备行业对技术和工艺水平要求较高,若公司未来不能紧跟技术更新步伐、准确掌握用户需求,可能导致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下降。同时,公司的技术研发依赖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流失可能影响研发工作推进,进而影响技术创新。

 


选股票看什么指标最好 >股票指标网